1. 304L材質特性
成分與耐蝕性:低碳版304不銹鋼(碳含量≤0.03%),顯著降低晶間腐蝕風險,適用于焊接場景。
力學性能:典型抗拉強度≥485MPa,屈服強度≥170MPa,延伸率≥40%,滿足一般結構需求。
適用環境:耐大氣腐蝕、淡水及弱酸堿介質,但需注意氯離子環境(如沿海地區)可能引發點蝕。
2. 預埋管設計要點
壁厚選擇:根據受力計算確定,通常≥2mm(腐蝕裕量另計),需復核局部屈曲穩定性。
連接工藝:推薦氬弧焊(GTAW),焊后建議酸洗鈍化處理以恢復耐蝕性。若需冷加工,需控制變形量避免開裂。
防腐補充:高鹽霧環境可考慮噴涂Al/Zn層或選用316L材質。
3. 施工關鍵控制
定位精度:采用三維坐標放樣,偏差宜≤5mm,混凝土澆筑時需防移位工裝。
混凝土兼容性:避免使用含氯鹽外加劑,保護層厚度≥30mm(C30以上混凝土)。
檢測要求:100%焊縫滲透檢測(PT),關鍵節點可增加超聲波探傷(UT)。
4. 經濟性對比
304L較普通碳鋼成本高約3 5倍,但全壽命周期維護成本低,適合長久性重要結構。
替代方案評估:環氧涂層碳鋼管初期成本低50%,但需定期維護;雙相不銹鋼2205耐蝕性更優但價格翻倍。
5. 特殊問題處理
電偶腐蝕:與碳鋼構件接觸時需采用絕緣墊片(如PTFE)。
應力腐蝕:在拉應力區域建議進行固溶退火處理(1050 1100℃急冷)。
建議:對于大跨度系桿拱結構,需進行風振疲勞分析,304L的疲勞強度(10^7次循環下≈240MPa)應滿足設計要求。關鍵項目宜進行1:1節點原型試驗驗證。